首页 >> bet365中文网站 >> 新闻时讯 >> 资讯内容
天津血研所旁一小吃店设“墙上餐桌” 贫困患者免费取餐
2015-12-18 16:17:57 来源:天津日报

  推出“墙上的餐桌”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500多位爱心人士参与。为了做到良心经营,善待助人者的义举,店主要求每个受助者吃过饭后都留下姓名以及联系方式,这样可以随时验证。

  在异国他乡的一个咖啡店里,一位客人进去之后告诉店员:我要买两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挂”在墙上。客人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不久后,一位衣着褴褛的人走进店里,他看了一眼墙上说:我要一杯“墙上的咖啡”。店员客气地递给他一杯与其他客人毫无差别的咖啡……这就是“墙上的咖啡”的故事。它既为助人者打开一扇乐施助人的方便之门,又同时让受助者保留了一份自尊。如今,在寒冬的津城,类似温暖的故事正在悄悄上演。

  今年11月份,坐落在天津市南开区海光寺天津市血液研究所附近的一家小吃店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原来,这家小吃店推出了“墙上的餐桌”专项服务:进店消费的食客可自愿购买“爱心饭菜”,然后把菜单写在彩色便纸贴上并张贴在店内墙上。“爱心饭菜”的服务对象便是在血研所看病的贫困患者和家属,他们可摘下纸条换取相应免费食物。

  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一进小吃店,迎面而来的彩色便纸贴铺满了展板:“鸡腿饭两份”“祝孩子早日康复”……贴纸上写着各种菜名及温暖的祝福语。据店铺负责人王燕清统计,推出“墙上的餐桌”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500多位爱心人士参与,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长着。

  说起推出“墙上的餐桌”的缘由,王燕清说:“去年我在这里开了这家小吃店,因为距离血研所不远,患白血病的病人和家属常来此就餐。记得夏天时,店里来了两位老人,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吃饭。他们只点了一份青菜、三碗米饭……看着就让人心疼。”此后,王燕清经常给这样的病患和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时间长了,王燕清了解到,来小吃店吃饭的顾客大多比较困难,来自天南海北,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已经负担沉重,只能在吃上尽量节省。看到这种情况,王燕清萌发了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人的念头,向朋友们讲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从“墙上的咖啡”中受到启发,决定设立一面“墙上的餐桌”。“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如果能把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将爱心活动长久地进行下去。”王燕清说。

  很快,“墙上的餐桌”便正式推出了。当顾客了解原委后,纷纷献出爱心,有的市民甚至还专程来为陌生人点餐。慢慢的,“墙上的餐桌”便纸贴越来越多。为了做到良心经营,善待助人者的义举,王燕清指着一个粉色的盒子对记者说,“这里面都是撕下来的便纸贴,每个受助者吃过饭后都会留下姓名以及联系方式,可以随时验证。”

  记者随意拨通了其中一个“食客”的电话。“感谢天津的好心人,这事儿我们一直记着。‘爱心订单’让我们感到温暖。”来自山东肥城的农民雷先生很快接了电话。今年10月8日,雷先生带着14岁的女儿来到天津血研所。当时,女儿因为真菌感染发烧4个多月不能下地了。在当地治疗已经花费20多万元,来到天津后,医疗费又花去40多万元。为了省钱,他只能省了又省。“听护工大姐说,可以上那个小吃店吃饭,我就去了两次,有一次还给孩子带回她爱吃的包子……告诉你一个高兴的事,我的女儿今天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雷先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市民王奶奶刚好来店。一进门,她就把5张崭新的10元钱塞到了王燕清手里。王奶奶说,她今年78岁了,听说这家小吃店开办了“墙上的餐桌”之后,特意从北宁公园坐公交车过来的,“这家小吃店心善呀,人家是小买卖还能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咱听着就感动。所以呀,我也要来出点力。虽然咱是靠养老金过日子的,但能帮一点是一点。天津好人多,有了大家的爱心和帮衬,来天津看病的患者和家属心里会好过点。”(李意 摄影 吴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编辑:松凝 实习编辑:财轩
捐款指南
天津市慈善协会账号:272660066284
(请注明款项用途)
开户行: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南开区士英路支行
户名:天津市慈善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