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在,也不过如此吧”
2016年4月18日,河东区收到来自大直沽街道特扶家庭写给河东区委书记的一封信访来信,与以往不同的是,信的内容并不是反映问题,而是感谢长久以来,河东区计生协干部对自己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这对来自大直沽街道的夫妇在孩子去世后,为了不睹物思人,搬到了市郊的养老机构离群索居,然而河东区计生协和社区志愿者并没有忘记他们,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而且经常接他们出去散心,给他们带来了亲人般的温暖。感谢信上诚恳地写道:“萦东社区的孙玮、付宝玲、刘育臣等社区计生干部和志愿者经常通过微信、电话问候我们的近况,生活上的细致入微到精神上的沟通交流,都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感动。特别是计生协秘书长孙宏伟,为我们特扶家庭申请了很多优惠政策,不禁想到,自己的孩子在,也不过如此吧。”
2008年全国特扶工作启动以来,河东区面对近千人的帮扶对象。在原河东区人口计生委和现区卫计委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下,区计生协立即着手在工作基础好的街道开始探索特扶家庭帮扶工作。首先在二号桥街道成立了“手牵手社团”志愿团体组织,开展了各种沙龙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入心理咨询师作为志愿者,走入失独家庭,免费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得到了失独家庭的热情反馈,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同时,积极承接了国家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不断争取各方面资源,开展专业性强的帮扶活动。探索出以“暖心”为主题,以“心灵之旅——系列心理干预活动”为引领,辅助以“暖心在线、暖心健康、暖心家政、暖心医生、暖心呼叫、暖心服务、暖心救助”为补充的“八大举措”帮扶模式,作为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的主攻方向。对应着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目前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实现“痛苦有人解、信息有人传、健康有人教、生活有人管、生病有人问、意外有人到、照料有人帮、困难有人助”的“八大帮扶功能”。“心灵之旅”受益失独人群约占总失独人数的51%左右,“暖心八大举措”受益人群为100%。
在“暖心之家”基地抱团取暖
“您这盆花插得真好看啊,给我指点一下吧。”“这一张叶子还能分两段用啊,您太会过日子啦。”在中山门街道龙潭路社区“暖心之家”基地,一堂生动的插花课正在进行,特扶家庭人员欢聚一堂,亲如一家,在专业园林教师的指导下,沉浸在插花艺术中。河东区今年启动了“暖心之家”基地项目,在中山门、大直沽、春华、唐家口、二号桥、东新6个街道设立“暖心之家”基地,为特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龙潭路社区孙爷爷老两口都已到耄耋之年,暖心之家的活动每次都参加,看到团队里有人想不开,他就主动去宽慰别人:“咱们这样的家庭不能钻牛角尖,要往远处想,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好好活着,才是让孩子走得安心。”
大直沽街道在汇贤里社区成立了“暖心联盟”,让辖区特扶家庭加强沟通、抱团取暖,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暖心联盟”以汇贤里社区为基地,辐射后台、津塘村等周边社区,通过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帮扶活动。汇贤里社区居民张阿姨的孩子和老伴相继去世,古稀之年的她不但精神上空虚寂寞,生活上也有许多困难。暖心联盟志愿者王继安不但随叫随到,经常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而且还宽慰劝导老人,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张阿姨说:“起初我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怕别人问起伤心事,现在我年岁大了,腿脚也不好,多亏了暖心联盟志愿者在生活上给予的关怀帮助,我还通过志愿者参与社会活动,认识了许多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大家相互倾诉、相互交流、相互慰藉,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河东区通过在试点社区设立“暖心之家”基地,增进特扶家庭之间沟通,相互分享成功经验,逐渐恢复心理动力,提升家庭幸福指数,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下一步将建立长效机制、扶助机制、应急机制、服务机制,不断吸纳扩大志愿者队伍,在社区计生特扶家庭中营造有组织、有规模、有分工的和谐大家庭的环境。
人文关怀输送正能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礼运大同篇》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河东区,计生工作干部和许多暖心志愿者用满满的爱心和奉献精神,给特扶家庭头顶上的那篇乌云,镶上了温暖的金边。
多年来,区计生协的工作人员积极探索计生特扶家庭帮扶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受河东区失独家庭的赞扬和肯定。开展特扶家庭帮扶工作,需要对特扶家庭基本情况和现实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区计生协组织开展了针对特扶家庭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调查活动,撰写了《关注计生特扶家庭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调研报告。该报告被区评为优秀调研报告,2013年被市政府内参刊载,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针对特扶家庭的实际困难,区计生协主动研究招法,联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每一位特扶家庭上了一份《暖心保险》,并在全市推广,为无数特扶家庭雪中送炭。针对特扶家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区计生协探索与社会心理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为有心理障碍和心理慰藉需求的特扶家庭发放个体心理咨询卡“舒心卡”,开发特扶家庭心理健康数据管理系统,运用“舒心卡”为特扶家庭开展免费心理咨询,不限人次,不收取任何费用,此举开启了全国特扶家庭心理疏导的先河。在在区计生协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河东区成功申请《国家计生协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3年间得到了1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特扶家庭的帮扶工作就有了基础。但是还需要广大社区志愿者为特扶家庭献上爱心。在河东区的大街小巷,涌现出了许多社区暖心志愿者,牺牲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成就特扶家庭的天伦之乐。他们有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特扶家庭人员有生活上的需求,24小时随叫随到;有的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听特扶家庭人员心中的苦闷,为他们提供精神支持;有的是多才多艺的普通居民,把艺术的种子种进特扶家庭人员的心田,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渡过生活上的难关,走向幸福。记者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