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发展天津慈善事业而努力
——在天津市慈善协会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2010年12月24日)
赵玉衡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天津市慈善协会成立15周年。以市慈善协会成立为标志,天津市的现代慈善事业也经历了15年创建和发展的历程。
1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华慈善总会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努力,开拓进取,各级慈善组织日臻完善,工作水平步步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市慈善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借此机会,我受陆焕生会长委托,代表市慈善协会,向各级领导、向战斗在第一线的慈善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创建和发展历程的回顾
天津市慈善协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呼唤慈善事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慈善事业,社会困难群众企盼慈善事业。从我市来讲,民间的慈善活动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群众不断参与扶贫帮困、抚孤助残等各类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建立民间慈善组织,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推进慈善事业。于是,经过紧张筹备,在1995年11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天津市慈善协会。
鉴于现代慈善事业是新中国成立40多年后开创的有组织的进行慈善活动的新的事业,协会建立后,我们按照有步骤地推进全市慈善事业的构想,从1995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1995年至1999年)。这一时期,我们在“认清使命,艰苦创业,积极探索,努力进取”的指导思想下,大力进行社会宣传,积极开展募捐、救助活动,并推动区县建立慈善组织。经过5年的努力,市慈善协会和新建立的8个区县慈善协会募集款物3922万元,除必要积累外,用2164万元开展不同规模的助困、助学和救灾活动,本市有6万多人(次)直接受益。使广大群众从舆论上和实际活动中了解了慈善的作用,使慈善组织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阶段是开拓阶段(从2000年到2004年)。这一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慈善事业,在全国和我市的“十五计划”中都明确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市慈善协会抓住机遇,及时确定了“巩固原有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拓创新,提高整体水平”的工作思路。建立募捐长效机制,拓宽募捐渠道;打造救助项目品牌,扩大救助范围;健全慈善新闻宣传网络,提高宣传质量;区县慈善协会增加到13个,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这5年,慈善组织累计收入6237万元,比前5年上升了59%,救助、救灾投入4011万元,同比上升85.3%,本市有10万人(次)直接受益。为推进全市慈善工作一体化,适时提出市和区县慈善协会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工作模式,并要求街、乡、镇建立慈善机构,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慈善事业发展。通过一系列工作,全市慈善事业有了良好的基础,打开了工作局面。
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初期(从2005年到现在)。这一时期慈善事业形势大好。全国“十一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2005年和2008年召开了两次中华慈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天津市委提出了“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慈善事业和慈善工作。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按照“加快步伐,扎实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奋力拼搏,使慈善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市18个区县组建协会的工作圆满完成,还有69个街道、乡镇建立了慈善机构;募捐等项收入7.3亿元,相当于前10年收入的7.2倍;投入救助和救灾款物5.62亿元,相当于前10年支出的8.5倍;慈善宣传空前活跃,仅市协会新闻宣传平均每年发表稿件500多件。5年来的慈善工作受到各界好评,受到民政部、市人民政府和中华慈善总会的多项表彰奖励。